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马志永

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团队首席科学家,上海市领军人才。现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上海市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长期从事乙型脑炎等人畜共患病和猪呼吸道传染病研究,探究宿主先天性抗病毒反应机制及病毒逃逸机制,寻找抗病毒药物设计的靶标分子,研发新型诊断技术和疫苗。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课题20余项。在《PLoS Pathogens》《Journal of Virology》《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获专利16余项。

E-mail:zhiyongma@shvri.ac.cn 


研究论文

  •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sp8与宿主细胞互作蛋白的筛选及鉴定

    周书亭;丁思嘉;凌悦;廖卓韵;王子泓;邹霭萱;罗渝宵;黄梓鑫;陈宇翔;袁聪俐;朱建国;崔立;杨志彪;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sp8是RNA依赖的RNA聚合酶辅助因子,在病毒基因组复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从宿主细胞蛋白角度了解PEDV Nsp8蛋白的作用,本研究以PEDV感染的宿主细胞LLC-PK1为研究对象,提取LLC-PK1细胞总RNA,利用SMART技术经过反转录、扩增和纯化获得双链cDNAs,将其与pGADT7-Rec和carrier DNA共同转化至酵母Y187菌株,构建LLC-PK1 cDNA酵母文库,对该文库容量及质量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的LLC-PK1 cDNA文库库容量为2.1×10~7 CFU/mL,插入cDNA片段长度为500~2500 bp;将构建的诱饵质粒pGBKT7-Nsp8与LLC-PK1 cDNA酵母表达文库进行杂交,筛选阳性克隆菌株并测序分析,共获得了8个潜在互作蛋白;将8个蛋白分别与诱饵质粒pGBKT7-Nsp8进行酵母回复杂交验证,有4种宿主蛋白与Nsp8蛋白共转化后能在含X-α-Gal的DDO/X/A和QDO/X/A选择培养基中形成蓝色菌落;选择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LDHB蛋白与Nsp8,分别构建含有Flag标签和HA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利用不同的标签抗体进行Co-IP鉴定,发现Nsp8与LDHB蛋白可以发生免疫共沉淀;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Nsp8和LDHB蛋白在细胞质中存在明显共定位。本研究结果表明,Nsp8与宿主蛋白LDHB存在相互作用,推测LDHB蛋白可能通过与PEDV Nsp8蛋白在细胞质中的相互作用参与病毒复制的生物学过程。

    2021年01期 v.29;No.139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1K]
    [阅读次数:6 ]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luxS和rbsC双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特性分析

    涂春田;左佳坤;蒋蔚;陈兆国;米荣升;黄燕;韩先干;汪洋;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能引起家禽严重的呼吸系统和全身性疾病,由于APEC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迫使新型抗菌方式的研发迫在眉睫。本研究旨在评价APEC的luxS和rbsC双缺失的突变株作为减毒疫苗候选株的潜力,通过在APEC分离株DE17的单基因缺失株DE17ΔluxS的基础上,利用Red重组系统构建双基因缺失株DE17ΔluxSΔrbsC,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rbsC的缺失不影响DE17ΔluxS的生长特性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但运动性显著降低;与DE17ΔluxS相比,DE17ΔluxSΔrbsC的黏附能力和入侵能力分别降至46.92%和28.78%;半数致死量(LD_(50))结果显示,毒力下降了115.5倍;肝脏、脾脏和血液中的载菌量分别下降了3.63倍、79.20倍和2124.41倍。根据以上结果推测,rbsC基因的缺失会进一步降低DE17ΔluxS的毒力,本文为评价DE17ΔluxSΔrbsC株减毒机制提供参考。

    2021年01期 v.29;No.139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阅读次数:12 ]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两株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NS1蛋白抑制Ⅰ型IFN功能比较

    张婷;陆晨阳;任超超;包旦奇;陈鸿军;李雪松;杨健美;滕巧泱;李泽君;刘芹防;

    本研究分离得到两株猪源H1N1流感病毒,通过进化树分析发现分别是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和类鸭源H1N1猪流感病毒,为了研究两株毒株的NS1蛋白对Ⅰ型IFN产生的抑制能力,分别构建了2个毒株的NS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将NS1真核表达质粒、Ⅰ型IFN报告质粒与干扰素刺激质粒RIG-I共转染293T细胞,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Ⅰ型IFN激活水平。结果显示: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NS1蛋白对人源细胞干扰素的拮抗作用明显强于类鸭源H1N1猪流感病毒;2种NS1蛋白对RIG-I与TBK-1激活的IFN-I抑制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别,但是对IRF-3激活的IFN-I抑制能力没有显著差别。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欧亚类禽与类鸭源H1N1猪流感病毒抑制IFN-I能力的差异,及H1N1禽流感适应猪群的潜在分子机制。

    2021年01期 v.29;No.139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阅读次数:6 ]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鸭疫里默氏杆菌50S L27转座子插入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陈妍;丁云竹;杨永胜;徐欣欣;王西;宫艳杉;杜晓莉;常维山;成大荣;徐建生;胡青海;

    为了鉴定鸭疫里默氏杆菌中与卡那霉素抗性相关的基因,本研究采用构建Yb2株转座子随机突变库结合卡那霉素抗性平板来筛选相关抗性基因。先以Yb2株为受体菌,携带质粒pEP4351的大肠杆菌BW19851(pEP4351)为供体菌,构建转座子Tn4351随机突变库。用含红霉素和卡那菌素的TSA进行筛选,得到卡那霉素耐药性降低的突变株DK-2;然后采用基因组步移的方法鉴定表明,转座子插入基因组上编码核糖50S L27亚基基因;再将携带野生株Yb2的50S L27基因的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RES-50S L27导入突变株DK-2,构建得到了回复菌株cDK-2。结果表明:50S L27基因缺失对其生长无明显的影响,而DK-2突变株对卡那霉素、新霉素和利福平的敏感性均增强。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鸭疫里默氏杆菌50S L27亚基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2021年01期 v.29;No.139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阅读次数:7 ]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两株1型鸭甲肝病毒山东分离株的鉴定与致病性分析

    王宇飞;孙伟;陈佶慧;刘芹防;滕巧泱;杨健美;苑纯秀;李泽君;李雪松;关平原;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引发DVH的主要病原体为鸭甲肝病毒(DHAV),其中1型鸭肝炎病毒在中国各省流行最广。本研究于2018年从山东某养鸭场的病料中分离得到两株DHAV,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鉴定引起雏鸭患病的病原体为DHAV-1。经过纯化后,对SPF雏鸭进行致病性试验,用鸭胚滴定和荧光定量的方法测定脏器病毒含量,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两株DHAV-1对雏鸭的致病性不同,SD37毒株引起雏鸭致死率为100%,而SD63引起雏鸭致死率为12.5%,这可能与VP1氨基酸差异有关。本研究通过对山东地区两株DHAV-1的鉴定和致病性研究,为我国DHAV的分子流行病学、防治以及疫苗研制提供了材料和理论指导。

    2021年01期 v.29;No.139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阅读次数:5 ] |[下载次数: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寨卡病毒SYBR Green Ⅰ real-time 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于宁;刘宇梦;李成辉;李卓昕;汪伟;孙文超;鲁会军;金宁一;

    为建立一种针对寨卡病毒的快速诊断方法,本研究根据寨卡病毒的3'端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寨卡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的Ct值与标准品在1.41×10~1~1.41×10~(10) copies/μ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为1,斜率为-3.502;灵敏性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限度为1.41×10~1 copies/μL,是普通PCR的10 000倍;特异性结果显示,对CHIKV、DENV和JEV无特异性扩增,特异性强;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重复性好。本研究建立的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可用于寨卡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2021年01期 v.29;No.139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LNA探针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艳;楚品品;雷雯;勾红潮;蒋智勇;蔡汝健;宋帅;卞志标;杨东霞;李春玲;

    本研究根据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LNA-TaqMan探针,建立了基于LNA-TaqMan探针的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能够特异性的检测出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灵敏度更高,最低检测下限为10个拷贝/μL;批内变异系数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43%~0.64%、0.44%~2.34%,重复性良好。对67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病毒分离培养法检测出23份阳性样品,LNA-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出26份阳性样品,常规TaqMan探针法检测出21份阳性样品,与病毒分离法比较,LNA-TaqMan探针法的符合率为96%。本研究建立的基于LNA-TaqMan探针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的荧光定量PCR方法,为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2021年01期 v.29;No.139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阅读次数:10 ]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4株猪圆环病毒2型凉山州分离株全基因组进化分析

    郝桂英;韩松伟;郑晶;何金川;王辉;蒲响林;郭嘉玲;张涛;周国燕;黄剑锋;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2型(PCV2)凉山州分离株的基因型,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对采自凉山州3个发病猪场的4个PCV2阳性样品进行全基因组序列的扩增、克隆、测序分析,并绘制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4个PCV2凉山州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长度均为1767 bp,核苷酸同源性为99.4%~99.8%,与国内外101株PCV2参考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3.8%~99.9%,与4个PCV2国产疫苗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5.1%~96.0%;4个分离株ORF1和ORF2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3%~99.8%和99.6%~100%;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4个分离株均为PCV2d亚型,与YA1株(四川雅安,MH094769)的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为凉山州PCV2疫苗毒株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1年01期 v.29;No.139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阅读次数:7 ]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细粒棘球蚴感染羊肝脏包囊纤维化形成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翟少华;胡美荷;李淑娴;刘来珍;阿尔祖古丽·阿卜力孜;王楠;梁天;刘海燕;

    为了探讨细粒棘球蚴感染羊肝脏包囊纤维化形成的病理学过程,本研究通过病理组织学、细胞化学和超微形态学的诊断方法,对羊感染细粒棘球蚴后肝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肝组织纤维化和包囊形成过程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原头蚴感染肝组织后病变沿感染组织的血管周围产生,相继出现肝细胞萎缩、变性、坏死;同时病变组织血管壁出现纤维组织分解、血管管壁出芽,增生出的纤维组织伸向周围炎症区域,血管管腔及炎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增生的胶原纤维沿残存的肝细胞周围围绕病变组织,最终形成包囊壁。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释细粒棘球蚴感染羊肝脏包囊纤维化形成的病理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1年01期 v.29;No.139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3K]
    [阅读次数:7 ]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抗鹅星状病毒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孙佳卉;刘志艺;黄聪;李传峰;刘光清;陈宗艳;

    自2016年以来,鹅星状病毒(GoAstV)已成为当前危害鹅养殖业生产的重要病原体之一,雏鹅均易感,主要引起9~19日龄雏鹅死亡,以雏鹅腿关节肿胀及肾脏尿酸盐沉积导致肾炎为主要病征。建立相应的病原学与血清学检测方法对于防控该病至关重要。为建立基于病毒Cap蛋白的诊断技术,本研究构建了鹅星状病毒去核定位信号肽的Cap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ET-30a-Cap,转化BL21(DE3)后用IPTG诱导表达,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Cap蛋白的表达。大量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后,将其免疫BALB/c小鼠,采用间接ELISA检测免疫小鼠抗体效价,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获得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28 kDa;通过3次亚克隆筛选最终获得5株杂交瘤细胞株1A5G10、1C11B11、5B7G8、9A12B12、9C3E11,抗体效价均可达1:51~200以上;1A5G10、5B7G8、9C3E11重链为IgG1型,1C11B11、9A12B12重链为IgG2b型,轻链均为κ型;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均可与重组蛋白反应或GoAstV发生反应;其中5B7G8株与GoAstV发生反应,1C11B11、9A12B12株与GoAstV发生反应。本研究结果为GoAstV诊断方法的建立以及GoAstV Cap蛋白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01期 v.29;No.139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8K]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布鲁菌分泌蛋白BspG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马忠臣;胡尊楠;张超;王震;王勇;陈创夫;

    本研究旨在确定布鲁菌分泌蛋白BspG在宿主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BspG蛋白序列特征及功能域,构建立体模型;使用常规分子克隆技术以布鲁菌16M株为模板进行目的基因扩增,构建pMD19-T-BspG克隆载体及pDsRed2-C1-BspG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真核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RT-PCR检测BspG在细胞中的转录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BspG蛋白具有核定位信号(NLS)及核输出信号(NES);成功扩增BspG基因并构建了表达BspG蛋白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DsRed2-C1-BspG;在真核载体转染的HEK293T细胞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BspG蛋白存在于宿主细胞核及其周围。本研究表明布鲁菌分泌蛋白BspG存在于宿主细胞核及其周围,可能有核-胞穿梭过程,为BspG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2021年01期 v.29;No.139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0K]
    [阅读次数:5 ]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鸡宿主限制因子SAMHD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建梅;周生;张斌;姜逸;徐步;高明燕;俞燕;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chSAMHD1表达量的方法,本研究以SPF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cDNA为模板,构建了包含chSAMHD1全长CDS的重组质粒pMD-chSAMHD1。跨chSAMHD1内含子设计1对荧光定量PCR特异性引物,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chSAMHD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进行验证,将其应用于1日龄SPF鸡组织chSAMHD1表达量的检测。结果显示: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5×10~8~5×10~4拷贝/μL的标准质粒进行检测,所得标准曲线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50拷贝/μL,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00倍;特异性良好,仅能检测到鸡源细胞中SAMHD1基因;重复性好,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应用该方法检测1日龄正常SPF鸡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神经、胸腺、法氏囊、十二指肠、腿肌、腺胃等组织的chSAMHD1基因拷贝数,结果显示chSAMHD1具有广泛的组织分布性。本研究为chSAMHD1功能研究提供了一种准确、有效的检测手段。

    2021年01期 v.29;No.139 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9K]
    [阅读次数:7 ]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2018-2020年广东鸭圆环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白冰;张卫兴;何婉婷;赵俊杰;龚凤平;王贵平;袁建丰;

    为调查广东省鸭圆环病毒(DuCV)流行情况,本研究根据已报道的PCR方法,对2018年12月-2020年7月采自广东省9个不同地区的910份临床鸭组织病料进行鸭圆环病毒(DuCV)、大肠杆菌(E.coli)、腺病毒(FAV)、细小病毒(DPV)、禽流感病毒(AIV)和鸭坦布苏病毒(DTUMV)检测。结果表明:DuCV总检出率为23.18%(211/910);2019年第三季度较高,为34.61%;DuCV单重感染为16.24%(32/197),二重感染和三重感染分别为62.43%(132/197)和21.31%(42/197)。研究结果表明,DuCV在广东省鸭养殖场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流行,夏季和冬季为多发,DuCV的感染会造成免疫抑制进而导致其他病原的感染,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本研究调查结果为广东省养殖户了解广东地区DuCV的流行态势提供可支撑的数据。

    2021年01期 v.29;No.139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 2013-2018年福建省部分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林日丹;夏梁峰;尹会方;费世港;范克伟;黄思琼;李晓华;杨小燕;戴爱玲;

    为了解2013-2018年福建省西南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群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感染情况,本研究分别采用PCR和ELISA检测方法,对2013-2018年该地区787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1320份疑似发病猪群组织样品、3041场次的猪场67 66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PRV病原学、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病例猪组织样品PRV野毒感染总阳性率为50.83%,场阳性率为52.60%;送检猪血清样品野毒感染抗体总阳性率为29.25%,场阳性率为61.13%。对检测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不同年份和不同猪群送检病例组织样品PRV野毒感染情况,发现2014年和2015年是福建省西南地区规模化猪场不同猪群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感染最严重时期;分析不同年份和不同猪群血清样品PRV野毒感染gE抗体,发现2015-2018年PRV野毒感染的猪场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不同猪群的猪存在一定比例的PRV-gE抗体阳性猪,但差别不明显。结果表明,福建省西南地区猪伪狂犬变异毒株流行后,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防控形势更加严峻,提示应进一步加强伪狂犬病疫苗免疫的预防控制水平,并定期做好病原学、血清学监测,实时调整疫苗免疫程序,减少其他疫病的混合感染导致的猪场疫病控制更加复杂化。

    2021年01期 v.29;No.139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阅读次数:6 ]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简报

  • 鸡白痢沙门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陈丹清;王建;

    本研究采集某鸡场疑似感染鸡白痢的病死鸡组织,进行了沙门菌的分离、鉴定,以及对10种常见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均为鸡白痢沙门菌,对阿米卡星(0%)、庆大霉素(0%)、头孢噻肟(3.70%)的耐药率较低,对链霉素(88.89%)、四环素(62.96%)、阿莫西林(51.85%)的耐药率较高;分离株至少可对1种药物产生耐药性,最多可对5种药物产生耐药性,70.37%的菌株可耐3种以上药物,其中耐3种药物的菌株数量最多(48.15%)。该研究结果不仅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也为该地区鸡白痢的耐药性监测提供依据。

    2021年01期 v.29;No.139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阅读次数:7 ]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1株竹鼠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翟颀;翟少伦;吕殿红;温肖会;吴国景;霍玮;涂杜;魏文康;贾春玲;周秀蓉;

    为确定广东某竹鼠养殖场发生竹鼠死亡的原因,本研究从发病竹鼠血液和组织中分离到可疑细菌,并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生化特性分析和16S rRNA基因鉴定及序列分析,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细菌为杆状、球状和球杆状形状不一的革兰氏阴性菌;生化特性与奇异变形杆菌基本一致;16S rRNA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奇异变形杆菌16S rRNA核苷酸相似性为99%以上。结果表明,该分离细菌为奇异变形杆菌将其命名为GD/ZS-01株;药敏实验显示,该菌株对头孢哌酮、丁胺卡那和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本研究结果为竹鼠养殖场疫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参考。

    2021年01期 v.29;No.139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0K]
    [阅读次数:5 ]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伊犁河谷新疆褐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阿曼古丽·斯拉依;赵卫东;王进香;赵建国;黄燕;韩先干;王旭;龚海燕;米荣升;陈兆国;

    为了解伊犁河谷区域新疆褐牛隐孢子虫病流行情况,从该地区的伊宁市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4个养殖场采集356份粪便样品,提取基因组DNA,以隐孢子虫小亚基核糖体DNA(SSU rDNA)为靶基因,进行套式PCR扩增,并对阳性样品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伊宁市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各有1个养殖场的新疆褐牛发现隐孢子虫感染,总的感染率为3.37%,其中伊宁市褐牛的感染率为4.10%,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褐牛的感染率为2.48%;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存在2种隐孢子虫感染,分别为安氏隐孢子虫(C.andersoni)和瑞氏隐孢子虫(C.ryanae),其中C.andersoni是优势种(91.67%);成年牛的感染率最高(5.59%),而断奶前犊牛未发现隐孢子虫感染;冬季感染率(5.68%)显著高于春季(1.11%)(P<0.05)。本研究首次对伊犁河谷区域新疆褐牛感染的隐孢子虫进行了分子鉴定,发现褐牛的隐孢子虫感染率显著低于我国其他品种牛的感染率。该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新疆褐牛隐孢子虫的流行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持。

    2021年01期 v.29;No.139 9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4K]
    [阅读次数:5 ]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2014-2019年青藏高原牦牛轮状病毒血清学检测与分析

    周赛赛;宋仁德;罗晓林;赵索南;马进寿;参木友;石红梅;索朗斯珠;

    为明确青藏高原4个省区牦牛轮状病毒(RV)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双抗原一步夹心ELISA法,对2014-2019年采集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的630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了R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630份青藏高原牦牛RV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18.57%(117/630),西藏地区牦牛RV抗体阳性率与其他地区相比较高;2014-2019年青藏高原地区牦牛RV血清抗体年阳性率分别为37.78%、7.62%、17.14%、14.17%、15.00%、13.33%,平均阳性率为18.57%;4省牦牛R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西藏(25.76%)、青海(8.33%)、甘肃(16.67%)、四川(11.67%);4月龄以下牦牛(32.27%)极显著高于4~12月龄(14.05%)和大于12月龄(9.76%)。本研究结果为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牦牛轮状病毒病的血清流行病学情况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01期 v.29;No.139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阅读次数:8 ]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3种实验动物相关病原液相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黄忠荣;张风荣;费娅绯;林颖峥;张强;李健;王艳;

    为建立快速高通量检测实验动物质量相关布鲁菌、沙门菌、弓形虫3种病原体的方法,根据其序列设计引物及探针,探针经修饰后与荧光编码微球偶联,将偶联后的探针与PCR产物杂交反应,通过液相芯片检测仪(Luminex200)检测荧光信号,分析实验动物感染布鲁菌、沙门菌和弓形虫的情况。结果显示:初步建立了可同时检测布鲁菌、沙门菌和弓形虫的液相芯片检测方法,可特异地检测出3种目标病原的基因荧光信号,未检测出其他相关病原基因荧光信号;检测灵敏度达50拷贝/反应。本研究所建立的液相芯片检测方法可快速检测3种实验动物相关重要人兽共患病原体,对公共安全卫生保障、进出境实验动物检疫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01期 v.29;No.139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阅读次数:9 ]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综述

  • 近几年我国PRRSV进化趋势及其对防控策略的影响

    王辉;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又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以种猪群繁殖障碍,仔猪、生长育肥猪群呼吸道问题为特点,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毒性疾病,给全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自从2006年暴发高致病性PRRSV以来,PRRSV在国内不断变异演化,田间流行的毒株经常发生重组或变异,给疾病的防控带来很大的挑战。本文回顾了PRRSV在国内的流行历史、毒株序列特点以及近些年PRRSV毒株的遗传进化特点,系统介绍了新的流行态势下PRRS的防控策略,为PRRS的防控提供参考。

    2021年01期 v.29;No.139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阅读次数:6 ] |[下载次数:6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欢迎刊登广告

    <正>《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创刊于1993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主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协办的国家级学术类刊物。《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主要服务于全国相关科研机构,高、中等院校以及各级防疫工作站,现将增辟一定版面,为国内外动物医学工商企事业单位刊登广告。本刊承办广告业务发布范围有:动物品种、饲养设备、兽药、疫苗、诊断试剂、饲料添加剂、兽用保健品、

    2021年01期 v.29;No.139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