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马志永

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团队首席科学家,上海市领军人才。现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上海市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长期从事乙型脑炎等人畜共患病和猪呼吸道传染病研究,探究宿主先天性抗病毒反应机制及病毒逃逸机制,寻找抗病毒药物设计的靶标分子,研发新型诊断技术和疫苗。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课题20余项。在《PLoS Pathogens》《Journal of Virology》《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获专利16余项。

E-mail:zhiyongma@shvri.ac.cn 


研究论文_病毒

  • 流感病毒M1与NA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病毒出芽中的作用

    包旦奇;侯天龙;李泽君;刘芹防;张七斤;

    流感病毒是一种囊膜病毒,各组分在细胞质膜组装并以出芽形式释放病毒。其中基质蛋白1,即M1蛋白,对病毒的致病性和病毒粒子形态的稳定起重要作用。NA蛋白是流感病毒的表面蛋白之一,可启动病毒的出芽。M1蛋白和NA蛋白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对病毒出芽的影响还存在未知。本研究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证明M1蛋白与NA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利用体外出芽试验发现单独表达的M1蛋白不能出芽,而单独表达的NA蛋白可以完成出芽;共表达NA与M1蛋白时,M1蛋白可以出芽,表明NA蛋白可以与M1蛋白发生互作并协助M1出芽。本研究探明了M1蛋白和NA蛋白的互作并揭示了这种互作在病毒出芽中的作用。

    2017年05期 v.25;No.119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阅读次数:167 ]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黄芪甲苷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抑制作用

    梅周芳;陈家君;施天昀;都勇;何炜;陈鸿军;揭志军;

    本研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初步确定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T)抑制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H1N1亚型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生物学活性,以确定黄芪甲苷对RSV和IAV的抗病毒作用。使用5~100μg/m L的AST,在不影响细胞活性的情况下作用HEP-2细胞和A549细胞,观察48 h,检测AST对RSV、IAV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AST对RSV无明显抑制作用,而在40~100μg/m L安全剂量下,AST对IAV在A549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采集感染后12 h细胞样品,real-time RT-PCR检测IL-1?、IL-6和TNF-αm 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用药组的细胞因子转录水平均明显低于感染组。这提示黄芪甲苷对甲型流感病毒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2017年05期 v.25;No.119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阅读次数:144 ]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 猪圆环病毒2型一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宫婷;扈荣良;

    本研究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的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Cap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然后将其与FITC标记羊抗兔二抗预混相互作用,制成预混液后与预固定样品(病料或组织细胞)相互作用,通过荧光观察检测PCV2,建立了一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one-step indirect immunofl uorescence assay,OS-IIFA)。应用OS-IIFA和PCR对广东省各地猪场采集的79份病料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8.23%和69.62%,二者的阳性符合率为80%,阴性符合率为91.66%,总符合率为83.54%,因此,该方法可作为PCV2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监测的有效手段。

    2017年05期 v.25;No.119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阅读次数:151 ]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 鼠轮状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蔡骁垚;孙竹筠;熊炜;陈懿斐;林颖峥;张泉;李泽君;魏晓锋;陈鸿军;

    根据鼠轮状病毒(Murine rotavirus,MRV)EB-C8/G16P毒株VP1基因(GenBank登录号:KJ477127.1),设计引物和Taq Man探针,确定标准曲线,建立MRV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结果显示,建立的MRV荧光定量PCR方法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R2值可达0.99;最低可检测到10 copies/μL,是常规PCR的100倍;与常见的小鼠病毒株均无特异性扩增;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将建立的荧光定量PCR初步对246份小鼠肠道样品病料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本研究建立的MRV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灵敏性良好,可为鼠轮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检测以及制定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提供可靠的数据和适用的监测方法。

    2017年05期 v.25;No.119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阅读次数:125 ]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利用M基因鉴别新城疫病毒中强毒株与弱毒株RT-nPCR方法的建立

    朱小甫;吴旭锦;

    根据GenBank上公开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基因序列,针对M基因差异位点设计了3对引物,通过优化反应体系与条件,建立了能够区分NDV中强毒株与弱毒株的RT-n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显示,NDV中强毒株扩增出543、375 bp两个条带,弱毒株仅出现375 bp一个条带,其他常见禽病毒为阴性。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c DNA含量极限为6.15×10~(-4)ng/μL。临床样品检测发现鸡群NDV弱毒带毒率高,中强毒株带毒率较低。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M基因的快速鉴别诊断NDV中强毒株与弱毒株的RT-nPCR方法。

    2017年05期 v.25;No.119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阅读次数:147 ]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2013~2015年湖北省规模化蛋鸡场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调查

    周鹏;欧阳金旭;江涛;龙萍;程太平;汪招雄;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感染禽类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从呼吸系统到全身严重败血症等多种症状。为了解近年来湖北省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2013年6月到2015年12月从湖北省规模化蛋鸡场随机采取样本共6648份,用血凝抑制实验(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测定了H9N2亚型禽流感抗体滴度。对不同月份样本进行分析显示,2013年8月平均抗体滴度最低为8.7 log2,10月的平均抗体滴度最高为9.44log2,但依然小于2014和2015年的最小平均抗体滴度。2014年1月的平均抗体滴度最低(9.62 log2),5月的平均抗体滴度最高(12.34 log2),2015年的6月平均抗体滴度最低(10.24 log2),11月平均抗体滴度最高(13.03 log2);对不同日龄样本进行分析显示,蛋鸡的平均抗体滴度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不同阶段的蛋鸡的抗体滴度平均值呈现递增现象,且都大于9 log2,但是在120<日龄≤200的蛋鸡中抗体滴度部分值小于4 log2,存在着离散度大,极差大的特点;3年的平均抗体滴度对比显示,2013~2015年平均抗体滴度呈现递增现象,且都大于9 log2。检测结果显示,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的总体免疫效果良好,能达到保护鸡群受同种毒株感染的目的,但是不同月份、不同日龄的平均抗体滴度存在差异。

    2017年05期 v.25;No.119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8K]
    [阅读次数:140 ]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猪瘟病毒表面抗原E2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吴思敏;王钊哲;许瑞;林矫矫;洪炀;陈兆国;陆珂;李浩;石耀军;江嘉欣;李嘉静;朱传刚;唐亚兰;

    为获得可用于诊断的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E2蛋白重组抗原,对CSFV-E2的多个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重构和表达。将人工合成的E2蛋白多抗原表位基因与p ET-28a(+)载体连接后,转化至宿主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可溶性,His亲和层析柱纯化蛋白并进行抗原性检测。重构后的猪瘟病毒E2基因多抗原表位基因大小约500 bp,PCR、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与预期相符;重组蛋白为可溶性表达,大小约23 k Da;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可与猪瘟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可作为诊断抗原用于猪瘟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清抗体检测。

    2017年05期 v.25;No.119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阅读次数:162 ]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 猴免疫缺陷病毒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刘助红;王静;黄碧洪;尹雪琴;张钰;郭鹏举;黄韧;

    以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的核心蛋白Gag区域的部分保守基因序列为检测靶标,通过软件设计内、外引物和环引物,借助恒温荧光扩增仪建立SIV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real-tim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ealamp),根据有无"S"型扩增曲线判断检测结果。Realamp方法对含有猴免疫缺陷病毒目标片段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灵敏度为300 copies/μL,对猴类的其他常见病原如猴D型逆转录病毒、猴T淋巴细胞趋向性病毒、猴B病毒等无非特异性扩增。通过33份临床样本的检测,Realamp检出的阳性2例,qPCR检出的阳性率为1例,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7%。本研究建立的Realamp检测技术所需设备简单、反应效率快、检测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可用于偏远地区猴养殖单位相关病原的检测。

    2017年05期 v.25;No.119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阅读次数:123 ]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研究论文_细菌

  • 广东省副猪嗜血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

    佟铁铸;贾爱卿;樊惠英;

    为了解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在广东省的流行情况,采用细菌分离鉴定和PCR方法对广东省79家规模化猪场的227头疑似关节炎、多发性浆膜炎的发病猪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副猪嗜血杆菌阳性率达22.74%。对猪场全年发病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1~3月Hps阳性率最高。使用间接血凝试验方法对55株临床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显示5型(23.68%)最为流行,其次是12型(13.16%)和4型(10.53%)。

    2017年05期 v.25;No.119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阅读次数:118 ]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研究论文_寄生虫

  • 新孢子虫NcSRS2和NcSAG1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

    刘梦丽;许正茂;吉尔格勒;张杨;巴音查汗;

    为了研究新孢子虫NcSRS2和NcSAG1重组蛋白对动物的免疫效果,利用重组表达的NcSRS2和NcSAG1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匀后免疫BALB/c小鼠,检测小鼠抗新孢子虫抗体水平和血清中IL-4和IFN-γ含量。结果表明,免疫后的BALB/c小鼠IgG、IgG2a和IFN-γ抗体表达水平升高,IgG1抗体和IL-4表达水平也升高,表明NcSRS2和NcSAG1重组蛋白可激发机体产生Th1型和Th2型免疫反应,且NcSRS2重组蛋白的免疫增强效果与NcSAG1重组蛋白免疫组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为研制高效安全的抗新孢子虫的新型疫苗提供了参考。

    2017年05期 v.25;No.119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阅读次数:130 ]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日本血吸虫高迁移率族蛋白B1诱导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M1型极化

    艾敏;史晓娜;苑纯秀;赵小超;李玉梅;侯旖旎;冯新港;

    通过分析日本血吸虫高迁移率族蛋白B1(Schistosoma japonicum 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SjHMGB1)刺激的巨噬细胞的表型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研究SjHMGB1诱导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的功能。分别用LPS及IFN-γ和IL-4诱导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成M1型和M2型作为阳性对照组,以SjHMGB1诱导的巨噬细胞为实验组。分别利用Griess法、FCM、RTPCR和酶活性检测巨噬细胞中iNOS、CD16/32、ArginaseⅠ、CD206等主要标志分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jHMGB1刺激组和M1型阳性对照组巨噬细胞NO分泌显著增加,精氨酸酶活性变化不显著,M2型巨噬细胞呈现相反的表型。流式结果显示SjHMGB1刺激组和M1型阳性对照组的巨噬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CD16/32表达上调,而CD206变化不明显。RT-PCR结果显示SjHMGB1蛋白刺激组和M1型阳性对照组的巨噬细胞iNOS表达上调,而arginaseⅠ和CD206变化不明显;M2型巨噬细胞arginaseⅠ表达水平明显升高,CD206表达上调。结果表明SjHMGB1能够诱导巨噬细胞往M1型巨噬细胞分化。

    2017年05期 v.25;No.119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阅读次数:169 ]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研究论文_简报

  • 姜黄素对猪圆环病毒灭活苗细胞免疫效果的影响

    余建国;周立;

    为评价姜黄素对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灭活疫苗在仔猪免疫效果中的作用,将60头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平均分成3组,Ⅰ组于14日龄注射PCV2灭活疫苗1头份+姜黄素0.5 m L,Ⅱ组于14日龄注射PCV2灭活疫苗1头份+姜黄素1 m L,对照组于14日龄接种PCV2灭活疫苗1头份。结果显示,Ⅰ组和Ⅱ组仔猪淋巴细胞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外周血NK细胞数量和淋巴细胞数量也显著增加。结果表明PCV2灭活疫苗与姜黄素联合应用,可提高仔猪对PCV2的细胞免疫水平,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姜黄素浓度增加有利于免疫活性的增强。

    2017年05期 v.25;No.119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阅读次数:126 ]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基于12S rRNA基因序列的犬弓首蛔虫种系发育关系分析

    项黎丽;苏玉贤;

    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河南省不同地区犬弓首蛔虫分离株线粒体12S rRNA部分基因序列(plastiosome 12S rRNA,p12S rRNA)的遗传变异情况。通过PCR技术对犬弓首蛔虫p12S rRNA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应用Clustal X 2.0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再利用Mega4.0程序进行NJ法绘制种系发育树。结果显示,所获得的18个犬弓首蛔虫分离株p12S rRNA序列长度为497~499 bp。种系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的犬弓首蛔虫分离株与已知犬弓首蛔虫位于同一分支,与其他蛔虫所属分支相隔较远。犬弓首蛔虫p12S rRNA序列种内相对保守,而种间差异较大,可以作为种间遗传变异研究的标记,从而为犬弓首蛔虫的分类与流行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2017年05期 v.25;No.119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0K]
    [阅读次数:125 ]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弓形虫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王钊哲;许瑞;洪炀;林矫矫;陆珂;李浩;陈兆国;唐亚兰;吴思敏;江嘉欣;李嘉静;朱传刚;

    为了研制一种可用于检测弓形虫的快速诊断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本研究对弓形虫表面抗原(surface antigen,SAG)SAG1和SAG2的基因片段进行重构合成,与PET-28a(+)载体连接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利用His亲和层析柱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获得SAG重组表位抗原,Western blot对重组蛋白免疫原性进行分析。用r SAG重组蛋白及r SPG分别划线,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制作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利用小鼠弓形虫阳性血清及小鼠阴性血清检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查效果。本研究成功表达纯化了SAG抗原表位的重组蛋白,且该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以此多抗原表位的重组蛋白作为检查抗原研制了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能够快速检测弓形虫的阳性血清,为基层弓形虫病的快速诊断奠定了基础。

    2017年05期 v.25;No.119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阅读次数:142 ]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上海市金山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学调查

    张晓锋;翁永刚;李守富;郭海;陈冈;叶结平;范红结;陈鸿军;

    2016年在上海市金山区10个奶牛场共采集460份牛血清,利用商品化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gE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盒对其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发现,金山区奶牛存在36.67%~97.37%的抗体阳性率,IBRV感染普遍,建议采取综合管理措施,有效控制该病造成的损失。

    2017年05期 v.25;No.119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阅读次数:123 ]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研究论文_综述

  • 奶牛乳房炎病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刁巧虹;卞国志;王娟;罗蔼剑;张莹;高潇祎;袁建丰;孙凌霜;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不仅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其某些病原体可引起人类感染。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多达150种,及时、准确的诊断乳房炎并检测出致病菌,对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检测乳房炎病原的方法主要有细菌分离鉴定法、免疫学检测法、基因芯片和PCR检测技术等。本文就奶牛乳房炎病原检测技术进行系统阐述,旨在为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2017年05期 v.25;No.119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阅读次数:124 ]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卵黄抗体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亓秀晔;宋翔;王业华;程福亮;徐海燕;

    卵黄抗体(immunoglobulin of yolk,Ig Y)指从免疫禽蛋中提取出的针对特定抗原的抗体,是存在于卵黄中的最主要免疫球蛋白,具有特异性强、化学性质稳定、产量高、成本低以及动物种系发生距离远的优势,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畜禽疾病及人类疾病的防治中。本文阐述了卵黄抗体的优势性质和结构特点,以及卵黄抗体在动物疾病、人类疾病及人兽共患病防治等方面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2017年05期 v.25;No.119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9K]
    [阅读次数:106 ]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征稿启事

    <正>◇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一等奖《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主办的动物传染病专业期刊,是我所科研成果发布的重要平台、学术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对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

    2017年05期 v.25;No.119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阅读次数:78 ]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